我问过许多人“你是否在努力”,回答往往都是“嗯,我在努力”。
我发现这样问,问不到点子上,于是改问“你是否在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?”
许多人觉得自己已经在努力了,但其实程度并不到位。
成功者与失败者只差之毫厘。在听到一些成功者的故事后,许多人心想:“我也是和他一样做的啊,可为啥我就没成功呢?这个世界真不公平。”其实不是不公平的问题,问题在于遭遇挫折和失败后的反应和行动。其实,碰到挫折,才证明你到达了起点,一切才刚刚开始。
在到达这个起点之前,绝大多数人都会努力,但许多人无法跨越这条起点线。换言之,大多数人能够付出普通程度的努力,但却无法做到“更进一步”,而是将自己定性为“我做不到”,然后放弃。
为了锻炼下属,我有时会让他们尝试去进货。
大阪的船场一带历来商业繁荣,那里的一位老板曾经对我讲:“卖货靠掌柜,进货靠自己。”换言之,进货是关乎利润的大事。而卖货只要卖得便宜就能卖出去,换谁都能干,所以交给掌柜即可。
正因为进货如此重要,所以才有“进货靠老板”的说法,我故意让下属学习实践如何进货,这等于是一种“枪林弹雨的战场”,为了进货便宜,必须向供应商压价到底。
但供应商也要赚钱,因此会说:“你压得也太过分了,我可没法再便宜了……”然后软磨硬泡。这样一来,负责进货的人也不好意思杀价太狠,于是以一个并不理想的“协议价”成交。换言之,由于顾及面子而选择妥协,这也就是逃避。
每当这种情况发生,我都会训斥下属道:
“你有种再逃啊,我拿着机关枪,在你后面朝你射击呢。反正前后都是死,你还不如向前杀敌,尚且还有一条活路。”
我说话就是这么狠,态度也凶神恶煞。在我这样的“逼迫”下,下属便只能向前冲。越是对怯懦之人,越不可纵容其踌躇迷茫,而应将其逼至“绝境”。
失败者在碰到这种情况时,往往会气馁抱怨,认为“这事情压根儿行不通”。反之,成功者则会满怀热情地思考对策,然后付诸实践。虽然结果不一定会理想,但他们会反省、改良,然后再实践。如此反复,坚忍不拔。很多人之所以未能成功,便是由于缺少这份精神,他们会在中途牢骚抱怨,比如说“这事情干了也白干”“努力也没用”。
要成事本就不容易,倘若再如此充满负能量,那连气势都会失去,真可谓万事休矣。
想当年,我27岁创立京瓷,之后便开始担负经营企业的责任,但我是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,对企业经营一窍不通,只是一心想着“决不能让公司倒闭”“决不能给支持、帮助我创业的人添麻烦”,于是坚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,从早上工作到半夜一两点,几乎天天如此。
50载岁月,我始终不忘初心,努力至今,终于有了现在的京瓷。由此可见,企业经营除了拼命努力外,的确再无其他要诀。